手性廣泛存在于藥物分子中,而兩種不同構型的藥物在生物體中的生物活性具有很大區(qū)別;因而,分離得到單一構型的手性化合物在藥物化學和生物醫(yī)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tǒng)的手性分離方法主要包括色譜法和化學合成法,這兩種方法均需要昂貴的實驗儀器做支撐,耗時且操作繁瑣復雜,高效、快速的手性分離手段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手性分離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幫經與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張晟長期致力于基于環(huán)糊精主客體識別的功能性材料研究?;诃h(huán)糊精主客體識別的理論,通過共價鍵將環(huán)糊精衍生物(6-TIPS-β-CD)修飾在磁性納米粒子(MNPs)表面,制備了一種新型的具有磁響應性的手性分離材料(TIPS-β-CD-MNPs)。
實驗研究表明,通過TIPS-β-CD與萘乙胺之間的主客體包合作用,該分離材料表現出高效的手性分離能力,得到的單一構型的化合物的ee值可達到68%;同時該材料中具有較高比例的磁性納米粒子,進而賦予了材料快速的磁響應性能,材料在外界磁場的作用下可以在10秒內與分離液發(fā)生分離。
另外,該材料還可多次循環(huán)使用,使用3次后其分離效果仍然能保持到原來的70%以上;研究人員構筑的這種快速高效的具有磁響應性的手性分離材料具有很好的單一對映體選擇性,可以廣泛地應用于生物醫(yī)藥領域,并為新型手性分離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